太清的云南创业:咖啡、鲜花与两岸发展的协奏
中新网昆明11月7日电 标题:云南太清创业:咖啡、鲜花与旅居中国的两岸音乐会发展
作者:陈静石文治陆西成
“短短十年时间,云南高铁已经连接了丽江、香格里拉、保山等多个城市,还可以从昆明直达老挝万象……”谈起云南的快速发展,扎根昆明的台籍青年苏云凯眼中充满了惊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孩子西行云南。从咖啡种植到兰花培育,从文旅医疗到企业孵化,他们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两岸发展的协奏曲。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累计核准台资企业1247家,实际使用台资21.76亿美元。天福茶业、安友等台湾知名企业集团、源泉果蔬、江花持续加大在云南的投资力度,成为云台合作的明显体现。
苏云凯:从故乡情结到咖啡香
对于苏云凯来说,云南是他的家乡。 “我的爷爷是昭通人,奶奶是通海人。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住在花莲,他们都说云南话,吃云南菜。”这份与血脉有关的热爱,让他在2015年凭借“物理生物快速发酵系统”技术走在了祖先的土地上。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 “在Mra的第一天,我不知道如何做生意。我遇到了很多营销问题,几乎损失了我带来的所有钱。”苏云凯公开表示,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几乎放弃了,回到了台湾。
转折点来到了2017年,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2017年,苏运凯和他的团队带着农业项目参加创业大赛,获得第一名,并获得奖励和政府支持。从此,他扎根昆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云南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创业的热土。”苏云凯瞄准了云南咖啡产业的前景,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品牌链。他将“云南咖啡”销往台湾,名扬宝岛。
苏云凯展示其团队研发的咖啡产品。照片由采访者提供
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苏云凯肩负着新的使命。 2017年加入云南省海外联谊会后,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科技考察、青少年夏令营、自助游、艺术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与此同时,苏云凯发现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留在云南——有的引进台湾歌声和寻甸技术开始草莓种植,有的定居大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苏云凯还与昆泰庆组成设计团队,开始开发云南文旅IP。
“这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愿意成为两岸交往交流的‘摆渡人’。”苏云凯说道。
陈羽凡:父子间的兰花情
与苏云凯的“寻根”不同,陈羽凡来到云南是为了“接力棒”。
故事要从1999年说起,那一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带动了云南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陈羽凡的父亲陈家雄孕育了云南毗邻南亚、东南亚的立体气候和地理优势。他将台湾蝴蝶兰引入昆明嵩明县2014年,在美国完成学业的陈羽凡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大陆支持台湾农业企业的政策很务实,让我们能够专注于创新。”十年来,他的销售网络从昆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并拓展至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目前,陈宇凡父子的公司拥有智能化栽培技术,建立了涵盖100多个品种的蝴蝶兰基因库,并积极推动蝴蝶兰产品国际标准的制定。自主研发的“星空”蝴蝶兰系列已升级至2.0版本,独特的着色工艺成为市场新宠。
陈彧凡观察蝴蝶兰基部花朵的生长情况。白灵的照片
事业在发展的同时,爱情也悄然来临。在2018年,陈羽凡认识了昆明女孩白瑞宇,志同道合的两个人于2020年结婚。
今年中秋节,陈羽凡在妻子的家乡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与岳父岳母及家人团聚。餐桌上,云腿月饼的咸香与台湾凤梨酥的甜味相得益彰。
“在台湾,中秋节少不了月饼、柚子、烧烤‘三件套’。但在云南生活了多年,我的口味早已‘本地化’了,最想吃的就是这个云腿月饼了!”陈彧凡笑着说:“对云南饮食文化的报道,就像我们对海峡两岸的热爱一样。”
现在夫妻俩共同经营花卉生意,希望将象征幸福与美丽的蝴蝶兰带给更多家庭。
郑维仁:扎根云南寻找新业态
如果苏云凯致力于咖啡和陈彧凡深耕花卉,台南的郑维仁则选择追求多元化。
2011年,郑维仁带着一盒台湾乌龙茶砖来到云南。 “我先去云南从事幼儿教育,后来发现这里机会很多。”十年来,他的创业版图不断拓展——他与朋友创办了一家动漫公司,并在保山建立了一家粗咖啡加工厂。 2022年起,随着云南大钾产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开始在昆明周边村庄建设“一院一场景”医疗卫生服务。
在昆明市团结镇白美社区托木村,郑维仁团队改造的庭院别具一格:闽南的红砖和滇西的夯土相得益彰,云南和台湾的文化自然地融入到建筑中。通过这个我创新理念,其“乡村振兴与文旅康养项目融合方案”荣获第四届“云南省创新创业之星”暨“青春创造”大赛“创业之星”奖。
郑维仁分享了云南企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经验。照片由采访者提供
如今,郑维仁担任品质一代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与温德姆酒店集团、听波酒店合作,在昆明呈贡打造2000平米的青年创业基地,集培训、办公、孵化服务于一体,为台湾青年提供创业支持。
“2025年,我们还计划在昆明主城区建设台商大厦,通过租赁和购买的方式提供住房,降低台湾青年的创业和组织成本。”郑维仁表示,在他看来,云南的咖啡、茶叶、花卉、民族文化等c.除了产业布局,郑惟仁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今年以来,他参与拍摄了云南首部海峡两岸花卉旅游邪教片《山海经,一方花香》,并通过文化艺术纽带担任《民歌大观》云南·台湾海峡栏目的主持人。他说:“我希望更多的台湾年轻人能够在文化、诚信和创新的碰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完)
【编辑:于晓燕】 上一篇:植根中国,美国企业对进博会作出长期承诺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